日前,记者从丹阳科技局获悉,为增强科技新功能,丹阳将实施“一深化四提升”专项行动,以“科技引擎”助推高质量发展,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占比45.3%、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.6%、新增高企30家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以上的目标。
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,促进创新要素形成合力。修订完善“1+N”科技政策体系;北航丹阳研究院进一步深化推进“平台+创投+孵化+产业化”的运管模式,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联合西工大试行“平台+联合+专业分析+托管”新模式,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在继续实施“1+1+1”管理模式和按实支付的基础上建立绩效奖励制度;推进对失信企业和失信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,试行科技项目管理权限下放,赋予新型研发机构部分科研项目管理自主权,赋予镇区、园区特别是经开区、高新区部分科技平台和载体的建设管理权限;调整组建科技创新中心管委会,建立“中心研发孵化、高新区加速发展”的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链;细化高创中心九大分中心职责,采取外派科技部、科技厅挂职锻炼,以及局、中心、公司交叉兼职联合办公等方式,迅速提高人员能力素质;探索行政、事业、企业三类人员在科技管理不同环节中的职责区分,建立行政抓总、事业牵头、企业配合,分工不分家的业务管理新模式。
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做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,培育丹阳市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15家,力争丹阳高新技术企业数超200家;全年对上争取各类科技计划30项,经费2500万元,安排本级经费4000万元;推进“科技副总”选聘和“校企联盟”构建,新增省级研发机构8家,提升企业研究生、千人、院士工作站等建设水平,实施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,力争细分行业前沿关键技术突破,实现科技税收减免超6亿元,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。
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,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。支持鱼跃医疗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建联合创新中心,探索建立高性能合金材料、视光学等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;注重招引对产业发展和创新有集聚效应的平台型企业,引进西工大国家航空结构实验室长三角结构强度检测中心,招引知名工业创新设计中心在丹设立分中心,引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;拟制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方案,加快搭建农业研究开发平台,制定更高水平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科技行动方案,组织实施一批社会发展科技示范项目。
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,构筑区域创新发展新优势。健全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军民融合、航天航空、新材料等产业的区域优势,积极争取参与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建设项目,集聚创新资源要素,打造具有标志性、引领性的创新高地;指导并协助高新区尽快争创国家级高新区,争创科技部高性能合金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,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产业集群;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,以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,带动有条件的镇区联合共建科技园区,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。
提升创新平台集聚能力,努力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。力争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;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中心、汽车部件产业联合研发中心、工业创新设计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,鼓励企业设立离岸研发机构,争取更多平台进入省列统新型研发机构名录,全年力争孵化新项目15项。加快建设丹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,新增苏科贷合作银行2家,全年备案苏科贷不少于1.2亿元,同时,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投机构,新增各类天使投资、创投、产业基金2-3家。
(孙钧慧 张辉 佘记其)